回复 7# 的帖子
我觉得现在首要的精力应该把panabit的功能架构完善好,更适合于企业用,我一直在期待下一个版本:在日志和报告功能上的完善,在系统设置导入导出,重要事件邮件提醒等功能上的解决。这些功能更有利于panabit的进一步扩张,以打败竞争对手。像英文版的问题我觉得现在考虑得太早了,而且国外不一定适用panabit,因为协议的问题。可能panabit研发团队没有国外的网络环境,很难做好协议分析工作。[ 本帖最后由 hai1130 于 2008-8-29 11:56 编辑 ] 原帖由 hai1130 于 2008-8-29 11:54 发表 http://www.panabit.com/forum/images/common/back.gif
我觉得现在首要的精力应该把panabit的功能架构完善好,更适合于企业用,我一直在期待下一个版本:在日志和报告功能上的完善,在系统设置导入导出,重要事件邮件提醒等功能上的解决。这些功能更有利于panabit的进一步扩张 ...
嗯,这是比较务实的做法!
回复 11# 的帖子
没错,应用协议的区域化特点非常明显。如果没有当地的协议样本收集渠道,Panabit一样会水土不服,情况与和Allot、Packeteer在中国类似。
页:
1
[2]